(sa) vicikitsā; doubt, suspect; hesitate, be uncertain, fear, surmise.
* * *
謂對迷悟因果之理, 猶豫而無法決定的精神作用。 即對於佛教真理猶豫不決之心。 小乘預流果以上、 菩薩初地以上乃能斷除之。 依俱舍宗, 為六隨眠之一, 十隨眠之一;依唯識宗, 則屬六根本煩惱之一。 疑有二種: 一、 迷於理之隨眠性的疑結, 即對於諸諦理猶懷疑惑, 阿羅漢已斷除之。 二、 於事猶豫不決之處非處之疑, 即對事疑惑, 如於夜觀樹, 疑為是人或為非人等, 阿羅漢未斷除之, 然獨覺於此則已有成就。 一般廣泛地包含非煩惱性之疑。 故凡懷疑、 猶豫不定之心理, 皆以網譬喻, 而稱疑網。
* * *
謂於諦理不能解了, 心生猶豫, 是非不決也。 (諦理者, 即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也。 )
* * *
狐疑不信, 是六根本煩惱之一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